- 认识同理心
- 发布时间:2015/9/27 阅读次数:1283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同理心是人类最崇高的特征之一。我们认为是“善”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以同理心为根基。同理心也是同情心、利他主义、自我牺牲和慈善的根基。相反的,同理心的缺乏是大多数具破坏性的暴力行为的根基——事实上,就是我们所有称为“恶”的事物。对于受害者缺乏同理心,使得犯罪行为有可能发生。对于其他人类群体缺乏同理心,使得战争有可能发生。同理心的缺乏,让精神变态者能够无情地对待其他人;他们对精神变态者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只是能用来满足他们的欲望的方法。
你可以想象同理心为一个让人类互相连接的管道。同情心就在这些管道中流通,而这种同情心的结果就是利他主义——旨在缓和别人的痛苦或者帮助别人的发展的无私行为。
人们或许较不意识到的是,同理心有两种本质上不同的种类。第一种就是或许可称为“表面”的同理心。事实上,这就是同理心最常见的定义,就是“设身处地”、或者通过他人的角度看待世界、或者解读他们的情绪的能力。换句话说,同理心被视为一种认知上的能力,类似于想象未来的状况或者以之前的经历为基础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如心理学家保罗·吉尔伯特(Paul Gilbert)指出,这样的同理心未必意味着“善”。根据吉尔伯特,同理心是让酷刑有可能发生的事物。没有了同理心,施刑的人就对他所造成的苦难没有概念。正因为他可以“设身处地”,他就知道他在施加痛楚。
第二种同理心,就是我称为“深切”的同理心。这不只是一种认知上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不只能够想象,也真的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经历。这种能力,能让你真正进入另一个人的“精神空间”,从而让你感受到他们的感受和情绪。从某种意义来说,你的身份融入了他们的身份。你和他们之间的独立性消失了。你的“自我界限”融化了,让你从某种意义来说——或者在某个程度上——你成为了他们。
你若是经历“深切同理心”的话,你就没有可能给别人施加痛楚或苦难,至少不是有意这么做。在深切同理心当中,你会从别人的痛楚中反弹,就像从自己的痛楚中反弹的方式一样。你会不愿伤害他们,就像你会不愿伤害自己一样。
这两种同理心有趣的其中一点,就是他们未必有关联。这从保罗·吉尔伯特的例子当中是很明显的。有了深切同理心,酷刑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一个人有可能持有“深切同理心”,却在某个程度上缺乏表面同理心。意思是说,他们也许能够强烈地“同情”别人,也能够强烈地感受他们的苦难,同时却又不特别善于解读情绪的信号,或者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我承认,我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子的!)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因为这两种同理心有不同的根源:一个是认知,另一个是情感。(“表面”及“深层”的同理心,也一样可以称为“认知”和“情感”的同理心。)
所有世界宗教的主要道德教义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个教义在犹太教中如此表达:“对你来说是可恨的事,不要施于你的同胞。这就是整个律法。”在印度教当中,“达雅”的概念意思是,我们应该尝试缓和所有人类的苦难——包括了陌生人和敌人——因为他们也是我们自己的存在的一部分。这个道德律令,直接源自“深度同理心”的道德律令——也直接源自我们的本性的最高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