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促使我们作出改变?我们的“人格”究竟有多固定?
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是由我们对人格本身的看法所决定的。我们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待人格的吗?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行动和感受的总体倾向,然后指导和过滤他们体验的情境和互动类型(“状态”)。
或者,我们认为人格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从一个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在不同情境和互动中倾向于如何行动和感受的累积平均值——是他们经历的许多体验“状态”的总结。我们可以从自上而下的“演绎”视角(特征概括并支配许多状态)或自下而上的“归纳”视角(特征从状态的积累中凸显出来)来考虑人格。
但是,如果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视角都不能完全理解我们所说的“人格”,这两种视角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正确的呢?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况会促使我们做出改变(例如,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意想不到的障碍或挫折,新的机会,等等),这取决于我们遇到这些情况的频率,我们如何应对,以及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反应,最终可能导致人格的改变。这是最近的一个人格改变模型所提出的迭加的、更依赖于情境的观点。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自我,比如我们的倾向、目标或能力,还有我们的身体、社会文化和人际环境,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能促进人格的改变。
当我们谈论“人格”时,我们谈的是什么?
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行为的典型倾向——例如,我们是否是健谈的或安静的,或者我们是否能抓住机会探索新的想法和做事的新方式,或者相反,更倾向于坚持我们经常使用的可靠的方法。
但是人格并不仅仅是关于我们的行为,它还与我们普遍的感受有关,例如,我们通常是乐观向上、抱有希望的还是不乐观的,我们的情绪通常有多稳定,或者有多不稳定。人格还与我们寻找乐趣、获得回报的东西有关,与激励我们、让我们不断前进和尝试的东西有关。
有一种很有帮助的方法来考虑人格所有不同的维度,以及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ABCD框架:
情感(我们的感受或情绪)
行为(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认知(我们思考的内容和方式)
欲望(我们想要什么,怎么要,我们试图促成或阻止的事情是什么)
那么,怎样改变我们的人格呢?
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人格的观点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许多研究人员不再认为人格的大部分是稳定和不变的,而是采用一种更动态的人格观,强调连续性或恒常性和变化。
例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导致人格变化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社会角色和责任的改变。事实上,许多研究已经发现,随着个体从青春期进入成年期,他们的人格特征逐渐变得更加适应和适合他们的新环境,比如新的工作职责或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角色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目标,以及新的思考和反应方式。如果反复经历,这些新的思考和反应方式可能会变成习惯性的或“特征性的”——就像人格改变模型中描述的那样。
但是其他与生活相关的事情呢,比如参加一种新的训练或干预?这些也会显著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吗?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最近有研究人员总结了许多对各种干预前后人格的测量的研究,包括200多项研究和2万多名参与者,系统的总结分析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改变干预之后,人格特征确实可以改变,比如18小时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人格特征的改变似乎也相对持久——在六个月的时间后,以及在干预后一年或更长时间后,变化仍然明显。
那么哪些人格特征改变了呢?观察到的最大且最一致的变化是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外向性、亲和性、尽责性也有显著变化。我们也观察到了“体验开放性”(广泛地包括一个人灵活地探索新想法和体验的倾向)的变化,但不是所有评估方法都认可这点。
通过采用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视角混合而成的人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如果我们改变我们的环境或目标以及我们长期习惯的许多体验“状态”,变化就会出现。通过向新方向迈出第一步,例如变得更开放或更认真,然后再继续一步一步反复体验新的思维、行为和感觉的方式,就可能成为习惯或特质。我们确实可以以一种积极、持久的方式深刻地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