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分析领域,“自恋”这个术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
最初,弗洛伊德将心灵成长理解为从自爱转变到爱他人,情感成熟是从“初级自恋”转变到“客体之爱”。
初级自恋是力比多(生命力的能量)原始地投注于自我。在这种自恋的概念下,“自我力比多”和“客体力比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一个增加时,另一个就会减少。
自恋被用来描述这个早期的发展阶段,并用来解释个体后来出现的虚荣和自我崇拜的态度,这些态度被认为是不成熟的。
1913年,弗洛伊德用“自恋”这个词来描述另一组感觉:神奇的思维和全能的思维。在早期的精神分析文献中,这个术语也被用来表示一种与环境的关系,其特征是无法将他人与自我区分开来。
在后期,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驱力理论。在《精神分析纲要》中,他指出生命本能的目的是结合和统一。他描述了另一种基于自我巩固的自恋,他称之为“自我”。正如他所说,“驱力在自我的组织中被塑造、引导、集中、驯服、转化和升华。”
爱欲,我们对性和发展的追求,被视为一种统整力量,而由死亡本能“Thanatos”主导的心理倒退会导致瓦解和分散。爱欲被描述为一种自我保护的能量,它给自我的内在方面带来和谐。
在传统的精神分析中,这种整合是通过将力比多愿望带入意识来解决潜意识冲突的,这种愿望通常与早期成长环境的父母有关。
自体心理学
弗洛伊德将爱欲描述为本能的统合,三十年后,海因茨·科胡特提出了自我统一性。科胡特发展了自体心理学和对健康形式的自恋的理解。
科胡特不同意自爱是两种力比多分配形式中适应性较差的一种。他驳斥了成熟意味着用对他人的爱(“客体之爱”)取代对自我的自恋投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关于自恋的价值判断对理解心理是狭隘的。
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神经症患者发展起来的,而科胡特则专注于其他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精神病、自恋人格和边缘性人格(自尊受损,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熟的爱都有困难)。
科胡特关注心理发育受阻导致的自尊脆弱。早期照顾的失败会产生这种情况。他的自恋理论是基于对自体是如何受到这种失败伤害的理解。
一个人在童年没有被承认、认可和关爱的情况下,如何爱自己并感到完整呢?这种早期的关系破裂会干扰自体的巩固和健康的自恋。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羞耻感,这是处理自恋动力时患者的主要情绪。
羞耻,自恋的深层原因
羞耻感是自我的中心缺陷暴露出来后的体验,它与自尊的崩溃同时发生。这相当于自我的丧失。
羞耻感是一种与自恋创伤密切相关的情绪,被称为自恋的软肋。它有时表现为对完美的强烈渴望,否定自我中所有可耻的特征以及随之而来内在坏的感觉。
科胡特提出,自恋的损伤以及随之而来的羞耻和愤怒是人类所有破坏性行为的根源。
科胡特描述了一种健康的自恋形式,这种自恋是通过自我的逐渐巩固而发展起来的,类似于弗洛伊德晚年关于爱欲是一种统整力的观点。这是通过一个人内在和谐和相互联系的进步而发生的。
这是对自恋在发展和成熟中的作用的更全面的理解。对科胡特来说,自恋的转变是治疗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