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极青岛心理咨询中心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辽阳西路227号 预约热线:13206450119 | 
|   | 欢迎光临青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八极青岛心理咨询 预约电话:13206450119 | 
他们在自己的“衣柜”里,对整个社会隐藏了自己。
中国有3600~5000万同性恋,同志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他们在哪里?
也许你的兄弟姐妹是同志,也许你的朋友是同志,也许你的同事是同志,而你不知道。也许,你的丈夫或妻子是同志,你也不知道。也许你自己就是同志,这只有你自己知道。
对这个主题,我们的采访覆盖台北、广州、上海、成都、天津、北京和大连等城市,包括同志子女和同志父母、同志权益工作者、社会学家和心理治疗师等30余人。他们从不同角度向我们揭示:父母对同志子女的接纳,将帮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
豆豆是个同性恋,可是父母一直在逼婚。
从豆豆28岁起,老爸老妈就开始催她。7年过去了,豆豆还是没有嫁。虽然她算是成功、光鲜的广告人,但35岁了还没有嫁掉,在家人看来,这就是个很大的缺点。豆豆妈妈很急:明年就是你的本命年了,你今年无论如何得把自己嫁了!豆豆面临选择:要不要告诉父母,我是同志?
从16岁知道自己是女同志开始,豆豆已经向身边的几位死党出柜,他们都自然地接受了她,哥们照做。但对父母出柜,豆豆从未想过,她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一个证据就是看李安的《断背山》,父母也挺难受,但他们觉得那俩牛仔娶了老婆了还搞什么同性恋呢,他们甚至用了“变态”这个词。“这就是我的父母啊!”豆豆感觉自己的心被很深地刺痛了。
豆豆已经没有理由来阻止父母让她结婚了。不,还是有!考虑了整整一个月,豆豆决定告诉老爸老妈,自己是同志!虽然有风险,但也许从此就可以做真正的自己呢?
果然,在豆豆出柜后,家里就像世界末日一样笼罩着低气压,一对老人家哭得歇斯底里。这消息太突然了——在中国,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猝不及防地获知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的……
没有一对父母打算成为同性恋者的父母
吴妈妈:同志心底的温暖烛光
60岁的吴幼坚,是一位在同志圈中被尊称为“吴妈妈”的同志母亲,几年前儿子郑远涛向她出柜,她只当孩子在汇报学习成绩一样平静地听,当晚还睡了一个好觉。她为什么不害怕?也许这是两个可以解释的原因:首先,她是广州一家文学期刊的资深编辑,而文学就是要解剖人性之深之复杂的;其次,她本身了解这样的常识:同志不是恶,也不是错,是自然的和健康的,而这是科学。“只要相信科学,就不会恐惧。”她公开写博客支持自己的同志儿子和同志群体。
同志出柜,往往引发家庭地震。一位父亲在女儿出柜后给她写信:“这两天我的心在无力地跳动,总有个气息不够用,随时都有断气的感觉……你这是在毁你自己。如果真的这样,你首先看到的是一对老人绝望的哭泣和他们无奈的死亡……”爸妈之所以是爸妈,首先是因为他们是异性恋,可养育了二三十年的孩子突然变成了同性恋,这是对父母核心价值观的巨大冲击,谁都很难一下子接受。
很多父母因此而自责。一位单亲妈妈发现相依为命的儿子是同志,她找到社会学家李银河,问她:“是不是因为我跟他爸离婚,他才变成这样?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复婚都可以啊!”
台湾心理师曾丽娟(也是一位拉拉的妈妈)认为,子女出柜对爸妈来说,意味着“失去有子孙的梦想”。大连的孙爸爸发现自己开酒吧的儿子是同志之后,脑袋轰的一声,他首先想到:孙家将断后了——到儿子这辈上,孙家已是四代单传了,可是现在,儿子宣布是同志……
台湾同志咨询热线“柜父母同心协会”召集人郭妈妈,曾帮助近300位同志父母了解同志、改善亲子关系。为什么父母这么难以接受孩子是同志?她认为:“除了传统保守的异性恋身份作梗外,有一个超级障碍是误以为同志是一种选择。”如果同志是选择的,那么父母就很可能认为孩子本是异性恋,不幸遇上同性恋给带坏了。W和L是一对上海的拉拉,L母亲就曾愤怒地斥责W:“我女儿单纯不懂得你的心计,被你骗得与我们父母感情破裂,我要保护我女儿不被你伤害,所以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毁掉你。你如果愿意我可以给你一定的经济补偿。然后,你最好给我消失掉,只要你消失,我女儿就能变正常!”
事实上,其中很多父母,在以前,对同性恋会有不同程度的包容甚至是相当支持,但当自己的孩子说:我是同性恋,他们所有的道德标准都在那一刻土崩瓦解——没有一对父母打算成为同性恋者的父母。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教授郭丽安说,她在美国时,教家庭治疗多元文化课程的导师Dr. Adair,在谈到如何对同志父母进行心理辅导时,自己就在课堂上哭到不行,原来,他的摄影家继子刚刚跟他出柜,本来觉得不那么严重,但后来伤心到要跟妻子手牵手去参加同志父母团体。郭丽安说,这一切,皆因“我视继子如己,我爱他,要他‘正常’幸福。”
失败的同性恋性取向治疗
孩子是同志,很多父母的反应很激烈:限制孩子的行动,对孩子进行言语或是精神的胁迫,希望孩子能够变成异性恋,甚至强迫孩子接受精神医学的治疗。
Z的同性性取向被父母发现了,Z的父母觉得这是性变态,于是带他去看精神医生。精神医生说能治,对Z使用厌恶疗法,令Z痛苦难当。去了几次之后,Z再也不去了,他告诉妈妈:“我已经治好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心理治疗师丛中也接待过很多同志和他们的父母。他们来的时候,要么是父母带着孩子来,想要通过医生来改变孩子的性取向;要么就是子女带着父母来,也是想要医生告诉父母:我不可以被改变。“作为心理医生,我只解决由性取向引起的情绪问题,而不是改变性取向本身。性取向是不能够改变的。”丛中说。而在1998年,《底特律新闻》报道了心理学家阿利尔·什德罗对接受过治疗的200个同性恋的调查,结果发现,全都失败了。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也为了像异性恋一样,有些同志会努力尝试去改变。鲁宏军为了变成异性恋,找了差不多一个班的女朋友。但身体会说话:他对她们的风情没有反应。怀着“这是最后一搏”的悲壮,他去找小姐。小姐全裸在他面前,他还是心如止水。小姐弄了他20分钟,他才勉强完成动作。然而,看到喜欢的同性,鲁宏军却生机勃勃。
令人震惊的是,很多父母土法上马,强迫孩子改变。一位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是拉拉,给她介绍男朋友,然后帮助这个所谓的男朋友强奸了自己的女儿;而T的父母,则强行拆散了他的同性*伴侣,以死相逼让他结婚。“结婚了,就能治好同性恋了!”T屈从了。他知道,他将一次一次冰冷地拒绝一个妻子合法的求欢,从此,又多了一个绝望的主妇;也多了一个背叛的丈夫——他在黑暗的角落里,冒着危险,与一个男人流着泪做爱。“很多同志走入了异性恋婚姻。”
李银河说,“我想特别强调,不管出柜与否,同志尽量不要走进异性婚姻,你自己痛苦,你的同性*伴侣痛苦,你的法定伴侣更痛苦。”李银河说。
被“柜子”隐藏的真相
K在MSN上告诉我们,他永远不会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是同志。“他们太传统了,有一个同性恋的孩子,他们会觉得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身体也不好,会出人命的。”K说。因为预期到父母的反应和出柜的风险,很多同志永远地对父母隐瞒了自己是同志的真相。
张北川是中国同性恋研究专家,他对当下媒体和网络对同志出柜的鼓励表示忧虑:“这是在学西方,中国父母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还没到那一步,同志出柜造成的伤害和后果太严重了。我不希望媒体煽动同志公开性取向!”社会学家李银河也持谨慎的态度:“我不鼓励所有同志都出柜。作为一个异性恋者,我不能鼓励一个弱势的群体站出来,暴露在阳光下。要不要出柜,在多大范围内出柜,需要每个同志综合评估。”
然而,行动上不出柜,同志的内心有没有出柜的渴望呢?K说,如果父母能够接受,他相信,应该是百分百愿意。“从知道自己是Gay开始,就把自己切割成两个部分:可以在阳光下见人的部分;另一部分,就是自己的同性感情生活,但这部分必须隐藏起来。两个不同的我,很辛苦地生活在割裂的状态里。父母很爱你,可是他们认识的不是真正的你,你最重要、最真实的自我,无法呈现给他们。这种亲子关系,太悲哀了。”
但这是父母愿意要的吗?台湾同志热线咨询协会曾经做过调查,问父母是宁愿知道真相呢,还是根本不要知道孩子是同志?调查结果是:95%的父母宁愿知道真相,哪怕这很痛苦。广州同志阿强经历了出柜前的挣扎,也体验着出柜后的轻松和勇敢:“出柜了,不用再对自己的性倾向遮遮掩掩,用自信和坦荡面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这远比逃避更具现实意义。”台湾的郑智伟先生也认为,同志应在人生规划里思考出柜的意义,不一定出柜,但应做好准备。
91岁了,也要出柜
93岁的英国老人迈克·索伯(Mike Soper)出版了同性恋爱情小说《心灵深陷》(The Heart Entrapped,已由英国Athena出版公司出版)。而在91岁的时候,迈克终于说出了自己一生的秘密:我是同志!这个秘密他其实是可以带进天堂的,为什么说出来对他如此重要?
北大六院的心理治疗师丛中认为,这很可能是确认自我的需要。“通过确定自己是少数人的身份,他表达了自己获得尊重的强烈愿望!以前,他不说,是尊重了多数人,但却没有尊重他自己,因为他是按照别人的期待来活的;但现在,他说了,把深藏着的那部分自我与其它可以在阳光下展现的自我整合起来,他终于成为真实和完整的自己。”
接纳,更深刻的亲子关系
一个年轻的Gay,被父亲打破了头,绝望地出走,4年里不给家里一条音信。4年后,浪子归来,父母还是父母,儿子还是儿子,是不是同志已经不再重要。“妈妈老了很多,头发白了不少,固执少了几分。爸爸也瘦了很多,烟还是没有戒掉,但是脾气好了很多。妹看到我,就很大声地哭了出来,正在收拾的碗筷散了一地。妈也哭了,爸红着眼圈,想说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我知道他们都已经不再怪我了,但是我还是给他们跪了下来……”是的,仅仅是爱本身,就可能超越对同性恋的恐惧,重建亲子纽带。
事实上,父母对同志出柜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不是谁的错,这是因为整个社会没有提供父母友善的资源。但这不意味着,父母不会成长。一个37岁的Gay,一直拒绝结婚。父亲终于得知,儿子是同性恋,不结婚是为了不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姑娘。老人家亲自上网搜集资料,还认真地看了同志电影《断背山》和《蓝宇》等。他们知道了,同性爱就像人类的左撇子一样是自然的和健康的,最终,他们决定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本性去选择生活。老父亲说的这句话感人至深:“我们不能在家里还戴着面具,我们得摘下面具。”东北的孙爸爸,曾经提着菜刀和油桶要去消灭儿子和他的爱人,但越多学习相关知识,他就越接受自己的孩子,现在,他为儿子和他的同性*伴侣在大连买了一套房,自己还创办了一条同志父母亲情热线。“他们很幸福,而我又多了一个儿子。”孙爸爸说。
“我们来看父母的不接纳里有什么。其实,父母不是跟同性恋过不去,而是担心孩子的命运可能会太惨了。”丛中说,努力让自己和同性*伴侣都更好地生活,会帮助父母更快地接受。M和J是成都的一对拉拉,本身都是非常优秀的女孩子,两个人都很上进,努力为所爱的人打拼事业,终于,J的父母接受了她们。“现在她家族里的聚会,我都在,和她情侣装扮,关系亲密。J的父亲还说:我的这个‘女婿’真是好,除了性别有些不对。”
“同性恋不能选择,真正有选择的是作父母的,既可以选择逃避、否定、愤怒来筑起与孩子之间的一道墙,也可以选择接纳、认同、支持他们。”台湾郭妈妈说,她在女儿15岁时知道了她是同志,“作为母亲我何其幸运,能在女儿15岁时,就参与了她的同志生涯,一路携手同行。”
来自父母的接纳,对同志伴侣有多重要?“父母在知道实情之后的尊重,对孩子的自我接纳特别重要——假如连父母都不接纳我,我怎么能够接纳我自己?如果父母能够接受孩子是同志,孩子就会知道,即使全世界都在孤立他,自己背后还有支持的父母,他就是幸福的,这是很大的爱。”丛中说,“这样,同志父母与同志子女就建立了一种新的亲子关系,更深刻,更平等,也更真实,因为彼此都是真我。我倾向于家有同志的亲子关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给正在担心的父母
第一步,请先调整自己的脚步及角色 孩子可能是同志,给父母带来的冲击,恐怕真正触及的是关于同志的核心价值观。先厘清这部分会有助于调整心情,才好陪伴孩子来面对一切。
	  第二步,尽量努力做这些事:理性的观察,感性的沟通
危机即转机,孩子需要你坚强有力的臂膀。以关怀减轻压力,以同理心放松心结。
	  第三步,尽量避免做这些事:逼问、骚扰、偷窥隐私及追根究底
尊重隐私是你和孩子建立信任的基础,好多孩子因为过度关心形成的监控选择逃离家庭。
	  第四步,如果他真是同志,真的希望他承认吗?
为何很多同志没有出柜?因为想象中的伤害、害怕父母断绝关系吓阻了坦白!
第五步,逼孩子马上承认或否认会造成压力
同性恋不能选择,真正有选择的是作父母的,我们可以选择接纳、认同、支持他们,而不是逃避、否定、愤怒来筑起与孩子之间的一道墙。
 分手的痛苦
 分手的痛苦 婚姻的“分化期”
 婚姻的“分化期” 伴侣间的成长冲突
 伴侣间的成长冲突 用出轨表达对伴侣的愤怒
 用出轨表达对伴侣的愤怒 识别情感操纵
 识别情感操纵 完美主义和间歇性暴...
 完美主义和间歇性暴... 婚姻的两个真相
 婚姻的两个真相 强迫性纠结伴侣之前...
 强迫性纠结伴侣之前... 情感亲密和性亲密
 情感亲密和性亲密 爱情童话的阴暗面
 爱情童话的阴暗面 你在“养育”你的伴...
 你在“养育”你的伴... 亲密关系创伤
 亲密关系创伤 哪种人格特征能成为...
 哪种人格特征能成为... 如何克服焦虑型依恋
 如何克服焦虑型依恋 无意识地破坏关系
 无意识地破坏关系 夫妻间的投射性认同
 夫妻间的投射性认同 女性出轨的原因
 女性出轨的原因 留在糟糕关系里的理由
 留在糟糕关系里的理由 关系中压抑的情绪
 关系中压抑的情绪 如果伴侣拒绝接受夫...
 如果伴侣拒绝接受夫...|   | 
					八极青岛心理咨询中心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辽阳西路227号 预约热线:13206450119 |